网站首页 | 教员做家教 | 家长请家教 | 会员登录 | 学生频道 | 教师频道 | 家长频道 | 学习策略 | 公交查询 | 家教资费 | 加盟我们 | |
扬州家教网www.yzjjw.net
电话 家教热线:400-6869-985 ┆ 18605204177
学员库 师资力量 试题下载 课件下载 教案下载 支付通道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师频道-【 扬州家教网 - YZJJW.NET】
  您当前位置:扬州家教网 >> 教师频道>> 教案>> 初一>> 语文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发布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08/7/4 阅读:3808次 【字体: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作者针对现实生活中很多“我”常常局限于“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认识,提出了相反的观点,独辟蹊径,富有思辨色彩。学习本文我们应认识到这种不拘泥于传统的思维方式,本身就是一种特立独行的创新思维。

  【学习要点】
  1.根据书下注释并利用工具书解决有关字词问题。
  2.认真读几遍课文,整体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
  3.结合课文和课后习题,理解下面的问题:
    ①文章的开头有什么特点?
    ②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③完成课后习题。
  4.完成相关迁移训练。

  【学习重点】
  1.本文的论证方式及其方法。
  2.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

【深入探究】
  1.既然本文的体裁是议论文,那么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明确:本文紧紧围绕“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个论题,论述了只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具备产生创造思维的条件,坚信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就一定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2.本位的结构是怎样安排的?
  明确:本文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安排全文的。
  第一部分(1-3)提出问题:说明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4-12)从两个层面分析问题:一是分析产生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要素;二是分析论述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这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总结全文。论述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3.本文的开头有何特点?这样开头有哪些优点?
  明确:开头设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要求从四个图形“找出一个性质与其他三个不同的图形来”。从材料中提出一个问题,这是议论文常用的开头方法。这样开头,生动形象,吸引读者,发人深省。

  4.作者认为拥有创造性思维必需的条件是什么?
  明确:首先,必须精通各种知识,因为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其次: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5.作者认为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之一是什么?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发表你的见解。
  明确:作者认为“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6.本文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
  明确:本文主要运用了讲道理、摆事实的论证方法。
  例如:作者在“论证创造性思维的要素”时先引用别人关于“知识的重要性”的话语,和自己对这种观点的看法,这些都是讲道理;接着作者又说“创造性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作者分别举了第一台印刷机、游戏机发明的例子,很明显这些是摆事实。

  7.本文虽然是一篇议论文但是读起来并不感枯燥,并且很有说服力,令人信服。你认为这主要归功于什么?
  参考:
   ①文章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特点很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让读者随着作者的思路层层深入,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作者的观点。
  ②完美的结构安排,使文章条理清晰、作者的思路一目了然,便于读者接受。(注意文章开头、中间的过渡、最后的总结。)
  ③本文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特点。

  三、课后“探究·练习”点拨
  第一题:
  点拨: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回答时要注意言之成理。①本题的出题意图是要我们改变以往的固定思维模式,培养创新式思维模式。②生活不同于数学题,有很多可供选择的答案,就是数学题也有一题多解的情况。③苏轼的诗句的意思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④要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

  第二题:
  点拨:本题意图是引导大家树立创新意识。思考角度有:一、平凡人也有创造力,举例。二、伟人也是从一般人开始的,他们的最初发明往往遭到人们的否认甚至嘲笑。三、自身(或身边人)的经历。

  第三题:
  点拨:本题意在用实例告诉我们:事物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回答本题时要联系实际情况,要站在不同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发表看法时,要有充分的理由。
课 外 拓 展
  一、拓展阅读
(一)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因相异而丰富,因变化而多彩。答案——千百年来,人们竭尽所能,追求的对世界的认知与了解,又何尝不是丰富多彩的?  答案因世界的变化而不同。同样一条清澈的溪流,第一次插足与第二次插足,河水便不同,哲学家因此感慨世事变迁。
  答案因角度的不同而不同。花园中,玫瑰怒放,画师惊诧于它的芳艳,生物学家分析它的营养状况,而年轻的诗人依靠墙角,泪流满面,昂首问天:“上帝啊,告诉我,玫瑰为什么是红色的?”  答案因立场的不同而不同。龙王庙前香火不熄,祈雨的男女老幼手舞足蹈;王侯府中的公子哥儿则满面愁容,“犹恐春阴咽管弦”。  是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可偏偏有人出来搅和,在他们的眼中,世上只有两种答案,即对和错。于是模仿是对,创造是错;权威是对,学生是错;循规蹈矩便是对,独出一格便错,干什么都给你一个标准答案将你紧紧套住。
  由此看来,认识到这点并不难,难的是那份肯定自己的一份答案、不迷信别人的经典答案的勇气,这需要很大的勇气。
  音乐是灵魂的工程师。同样的一个目的,巴赫使用华丽的乐式打动人;莫扎特在乐式中渗入了悲哀;贝多芬则不同,他的乐曲完全为感情所用,乐式被拆得七零八落,音乐大师骂他是疯子,但后人知道他的价值,岁月证实了他执着的那份答案,原来也是千百种答案中正确的一种,甚至更出色更优秀。
  赞赏贝多芬的“狂妄”,佩服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的不畏权威,更敬仰那种精益求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态度和精神。听说果戈里和高斯都有个习惯,把“不好’的作品烧掉。他们要的,已经不只是一份答案,而是一份更好的,甚至是最好的答案,于是高斯留下了一句耐人品味的话:“少些,但要好些”。  我们,何尝不是在苦苦寻找着答案,尽管形形色色,不尽相同。烈日下辛劳的奔波,难道不是为了要真理靠得拢些,再拢些?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你有没有勇气多找出几种?有没有勇气坚守自己的答案?
  文章读完了,你从上面这篇文章中得到什么启示?任意选择第二、三、四自然段中的一个观点,用排比句的形式仿写一段文字来证明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发明创造因素漫谈
  影响人的创造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一般来讲,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智力,它是创造力充分发挥的必要条件;二是知识,他约束着创造力的发挥;三是认知风格,它指导着人们怎样去认识事物、解决问题;四是人格特征,其中容忍力、冒险性、毅力、坚持性,以及成长的愿望和自尊等,对创造力的发挥有着重要的影响;五是动机,这是驱使人们进行发明创造的动力;六是环境,它对人的创造力起着激发和抑制的作用。可见,创造活动作为人类最特殊的活动,不仅需要智力因素,而且还需要非智力因素,它是一个多因素的综合效应。
  在影响创造力的诸多因素中,智商相对来说是可变性最小的因素,环境一般来说也可很难依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其它因素的可变性极大,是能够完全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是完全可以由个人自己主宰着、驾驭着的。而这些人们自己主宰、驾驭的因素,正是决定发明创造的主要因素。正如心理学家推孟所说:“在最成功和最不成功的人之间差别最大的四种品质是:取得成功的坚持力、为实现目标不断积累成果的能力、自信力和克服自卑的能力。总的看来,这两组人之间的最大差别是多方面情感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实现目标的内驱力。”科学研究还证明,一个人的成功,15%是靠智力因素,而85%取决于非智力因素。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发明创造是完全由我们自己所主宰着、驾驭着的。   读完上面这篇短文,你有何感想呢?请将你的感想以口头作文的形式告诉你的父母,或者你的同学、朋友。然后再听听他们的见解。  二、思维拓展
  下面是一则中国古代的向权威挑战的故事,味道有些不同。笑过之后,想一想:
  1.怎样才能有资格做挑战者?2.应当怎样对待挑战者?谐音妙用
  有个人自以为能做一些打油诗,便目空一切。他听说欧阳修的诗做得很好,非常受人赞赏,他就决定去找欧阳修,想作一番比试。
  走到路上,他看见一棵大树,心里非常激动,就触景生情兴致勃勃地作起诗来:“门前一棵树,两股大桠杈。”做了这么两句,却想不到后面的词了。恰巧欧阳修从后面走来,接着替他续了两句:“未结黄金果,先开白玉花!”这人回头一看,并不认识来人就是欧阳修,便说:“想不到,你也会做诗,那咱俩就一同去拜访欧阳修吧!”于是,他俩一同来到一个村口,见一个小孩正用竹竿赶鹅下河。这人于是又灵感大发,做起诗来:“家养一群鹅,一竿赶下河。”欧阳修听了,又帮他续了两句骆宾王的诗句:“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他们一同渡河,这人在船上又做起诗来:“两人同登舟,去访欧阳修。”欧阳修心里窃笑,接着说:“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羞)!”  那人听罢大喜说:“哦,欧阳修已经知道我了,这说明我的诗才高啊!我看,欧阳修可能还不如你我二人呢!”
  


  • 上一条新闻: 《宇宙里有些什么》

  • 下一条新闻: 《斜塔上的实验》
  • 返回上级新闻
  •  
     
    会员登录
     资 源 搜 索 |  



    在线留言

    关于我们      请家教     做家教    支付通道     常见问题    建议/留言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辅导机构合作


    @2003-2015 版权所有:聚焦网络有限公司-扬州家教网 本站访问量:
    家教热线:400-6869-985 邮箱:service@yzjjw.net 扬州大学生家教群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注册号:3210020016225112|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 编号:398262811-0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09010744号-1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