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教员做家教 | 家长请家教 | 会员登录 | 学生频道 | 教师频道 | 家长频道 | 学习策略 | 公交查询 | 家教资费 | 加盟我们 | |
扬州家教网www.yzjjw.net
电话 家教热线:400-6869-985 ┆ 18605204177
学员库 师资力量 试题下载 课件下载 教案下载 支付通道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扬州家教网 - 教师频道
  您当前位置:扬州家教网 >>教师频道>> 教案>> 初三>> 语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发布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08/12/14 阅读:5580次 【字体: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学习要点〔一〕

  关于作者:     
  丁肇中,美国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A),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希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关于“格物致知”:
  格:推究。致:获得。《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宋·洪迈《容斋随笔旧序》:“因命纹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者,资之亦可以穷天下之理云。”严复《原强》:“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学习本文
  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和掌握以下词语。
  格物致知  诚意  正心  彷徨
  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2、思考
  (1)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2)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3)“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应怎样改进?

  3、写作特色
  这篇文章简短精要,写得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气息,这种风格也是漫谈式论说文的一个特点。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语言的明白通俗外,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也是分不开的。具体说来,本文采用的说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表格如下:(请同学们把表格中空白的地方根据课文的内容补充完整)
列举事例
阐述道理 论述角度
  
  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反面事例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正面事例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措的事例,
  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反面事例
  作者在美国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
  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正面事例
  

  事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它的好处是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学习要点〔二〕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会给出答案。本文是一篇阐述如何进行学术研究的议论文。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作者首先对中国传统教育中倡导的"格物致志"精神进行分析和评价。然后,作者阐述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作者从科学进展的历史、实验过程应有的态度和方法、中国大多数学生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观点,指出中国学生缺少实验精神。最后,作者结合中国教育历史与现状及个人经验,阐明真正的"格物致和"精神的涵义,指明它的重要性,并提出希望。同学们学习本文一定会从中受到很大的教育。
  【基础知识】
  一、字
  1、读准加红字音
  丁中  彷徨  平

  2、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应┍________( )  当┍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3、区分形似字
  ┍遵__________( )  ┍治__________( )
  ┕尊__________( )  ┕冶__________( )
  ┍徨__________( )  ┍键__________( )
  ┕惶__________( )  ┕健__________( )

  二、词
  1、结合内容解释词语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
  致知:获得理性知识。
  修身:指陶冶身心,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帮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推广延伸到全国各地,流传千秋万代。
  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和现象的科学。它包括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等。
  人文科学:即社会科学,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它包括政治经济学、法律学、文艺学等。

  自读指导:
  1、根据文章内容分清论述层次并弄清层次之间内在联系。
  2、区分记叙和议论两种表达方式。
  3、关于题目的含义: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既是文章标题,也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格物致知"就是通过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作者是一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深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也因此在学习和科研中吃尽了苦头,所以作者特地写了这篇文章告诫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4、积累、摘抄和熟记一些警句。


  • 上一条新闻: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 下一条新闻: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 返回上级新闻
  •  
     
    会员登录
     资 源 搜 索 |  



    在线留言

    关于我们      请家教     做家教    支付通道     常见问题    建议/留言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辅导机构合作


    @2003-2015 版权所有:聚焦网络有限公司-扬州家教网 本站访问量:
    家教热线:400-6869-985 邮箱:service@yzjjw.net 扬州大学生家教群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注册号:3210020016225112|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 编号:398262811-0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09010744号-1

    举报